9月26日下午,中共阳光学院法律系总支部委员会在文科楼二楼数字模拟法庭召开了全体党员大会,系党总支书记宋海霞同志讲授专题党课《践行“四讲四有” 争做合格党员》,全体党员聆听并学习。
会上,宋海霞老师指出,当前,“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正在全党上下如火如荼地开展,“两学一做”即学党章、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四讲四有”是规范和衡量每个党员是否合格的基本尺度,是新时期广大党员以知促行、知行合一的行动指南,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随后,围绕“四讲四有”的主要内容、“四个合格”的主要内容以及党员应如何践行“四讲四有”展开讲解。“四讲四有”即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四个合格”即政治合格、执行纪律合格、品德合格、发挥作用合格。
“讲政治、有信念”是成为合格党员的首要前提。讲政治,就是要对党绝对忠诚,听党话、跟党走,保持清醒的政治方向,站稳坚定的政治立场,把握鲜明的政治观点,遵守严格的政治纪律,具有高度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有信念,就是要始终坚定理想,不动摇、不偏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理想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一旦理想信念这个“总开关”出了问题,荒诞不经的东西就会乘虚而入,什么怪事都有可能发生。
“讲规矩、有纪律”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俗话说: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中国共产党历经千锤百炼,由弱小到强大,从苦难到辉煌,法宝之一就是有严明的纪律和规矩。规矩是什么?是党章,是国家法律,是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纪律是什么?是《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讲规矩、有纪律就是要坚持“四个意识”,即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维护党中央的权威,维护党的团结,遵循组织程序,服从组织决定,严以律己、清廉办事。截至2016年12月31日,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8944.7万,基层组织451.8万个,其中基层党委22.0万个,总支部27.7万个,支部402.1万个。这么庞大的政党,党员如果不讲规矩、没有纪律,如何能领导中国十几亿人口奔小康?
讲道德、有品行,彰显共产党员人格魅力。“品”即品德,“行”即行为,品德、品行是人的道德情操,体现着党员的内在素养、人格魅力和道德水准。要修炼良好的道德品行,关键在于慎微,只有注重小节,才能守住大节。对共产党员来说,道德是党性的基础、是力量的源泉、是勇气的后盾、是纯洁的保证、是抗腐的良药、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保障,每名党员都要自己遵守政治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自己做好的同时引领所在集体乃至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对我们全体师生党员来说,讲道德,有品行,要从学会严格履行党员义务做起,只有认真履行党员义务,才能真正地将“两学一做”教育活动落到实处,提升自我,更好地践行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讲奉献、有作为,担当共产党员职责使命。“知乃行之始,行乃知之成。” 全体师生党员要坚持学用结合、以学促做,将“职业标准”和“党员标准”有机结合,立足本职岗位发挥党员作用。教师党员要在教学、科研、导师工作等方面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学生党员则要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处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此外,共产党员要在克己奉公、无私奉献上做好示范带头作用,处处以身作则,在各项工作任务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别人做的你要做,别人不做的你也要做,该你站出来的时候就要站出来,要切实发挥骨干作用。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落脚点就是引导广大党员主动作为,担当服务广大群众的职责使命,责任担当是共产党员的基本素质,怎样落实责任担当?就是要 “坚持原则、认真负责”。坚持原则指的是党员要时时刻刻把党装在心里,要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要时刻注意讲奉献。认真负责指的是党员要爱岗敬业,在其位谋其政,要拿出精神抖擞的干劲。教师党员要热爱教育事业,在教学、科研等方面要对自己有要求,不能只是上好课;学生党员的第一要务仍然是学习,学习专业知识,学习人际交往,与此同时,参与实践锻炼,做好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工作。不管是教师党员还是学生党员都要力争有所作为,面对大是大非我们要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我们要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学习、工作中的失误我们要敢于承担责任。
最后,宋老师要求全体师生党员对照“四讲四有”和“四个合格”标准,自我检视,列出“不在组织、不像党员、不起作用、不守规矩”等不合格表现的负面清单,不等不拖、即知即改,以良好的精神面貌、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法律系办公室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