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服务
    法律服务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服务 > 正文
    【阳光护源】阳光法学专业育才之道,博士引领阳光护源够“牛”
    时间:2021-02-15

    2020年,在福建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普通高校组里有一匹来自阳光学院法学专业的“黑马”:阳光护源--水生态公益服务平台,最终阳光护源团队获得了该项目赛事的铜奖, 这个神秘的组织究竟有哪些引人注目的地方?今天小编就带你一探究竟。

    阳光护源的含义

    阳光护源--培育法学专业的阳光新生代力量,守护我们人类的生命之源。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提出,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把“美丽中国”作为强国目标。共青团中央在2019年颁布的关于动员青少年投身生态文明实践的文件《“美丽中国·青春行动” 实施方案(2019—2023 年)》中指出要构建以 “保护母亲河”、“三减一节” 、垃圾分类为主要内容的新时代共青团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格局。阳光护源水生态公益服务平台是在以上政策引领下,由来自阳光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生为发起者组建的为保护水生态环境而创设的环境公益创业平台。阳光护源的LOGO主体图形为水字篆书与生字篆书二字上下结合的组合,寓意水生态系统。衬托图形为金石印章轮廓,与主体图形形成随形印章图样,上面大部分底色为蓝色或绿色,寓意美好水资源环境,下面小部分底色为红色,寓意新生代力量的一抹阳光。全图表现为一抹阳光托起健康的水生态系统,突出阳光护源的使命。

    阳光护源的创设

    阳光护源的发起者是法学专业2017级的徐建雄同学,让我们来听听他的创设初衷:

    我在初高中时期就热心公益,参加了多项志愿活动,其中多以生态保护活动为主,在一次“母亲河环卫”的活动中,从家乡龙溪捞起各式各样的垃圾时,才深感这条陪伴着我们成长的溪流已经被破坏的千疮百孔。

    在参与法学专业环境公益法律诊所课程中,接触到一些环境社会公益组织,亲身经历了多次调研活动,目睹了弱势群体因水污染导致农作物失收造成生活困境却求助无门。期间我也结识了不少环境公益的践行者,了解到环境保护公益组织需要可持续的专业人才输送渠道,并迫切希望得到高校生态环境专家学者的专业技术支持,而这些资源目前都是相对分散的,如果能将这些资源加以整合,将大大提高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行动力,同时也了解到公益理念的培养、环境素质教育都应该从小抓起,由此萌生了我想要搭建一个公益服务平台,在法学专业老师们的帮助下,结合福建省“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域特点,希望能从水生态保护入手,促使环境生态共建共治的行动目标得以实现。

    阳光护源的社会影响

    阳光护源水生态公益服务平台致力于为高等院校的法科学生提供实践学习的平台,在法学专业老师和顾问单位实践老师的指导下将所学的环境法律实务知识转为向环境公益社会组织和公民或社区提供法律服务的能力。开展水生态环境素质教育,提升中小学学生对水生态环境的科学认知,理解环境伦理和正确的保护水生态法律知识,产生持久的水生态保护行动。通过与高校进行联谊,开展线上线下的研讨会,一线调研活动等方式发掘有志于有能力提高环境公益法律服务的践行者,同时为他们提供生态践行者深入培训的机会,持续输送环境公益参与者。

    平台成立至今,已经与福建绿家园环境保护友好中心等18个环保公益合作伙伴,开展了近30次的公益活动,已为环保公益组织就“工业园区管委会的法律责任”、“福建省环评公众参与程序问题”、“厦门生态控制线”、“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公众参与规则”等关键环境法律问题提供攻坚服务;已就支持环保公益组织就渔业法修订、土壤污染责任人认定办法、长江保护法、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修订等立法草案提出立法建议;就厦门湾口海砂开采项目、宁德市临湾工业区冶金产业组团、古雷区域饮水工程等多个项目的环评提出公参意见并取得了丰富的实践成果。同时成功为环境社会公益组织提供多次法律服务,协助公益组织成功解决了多起水源地的生态破坏案件。

    近两年来,阳光护源协助举办生态环境共治研讨会,环境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研讨会,全国第五届、第六届生态环境共治研讨会,得到人民网、央广国际在线、中新网等多家媒体报道。

    阳光护源专家顾问团队

    阳光护源平台除了同学们自身的努力之外,更少不了来自法学专业及顾问单位的老师们的支持, 拥有强有力的师资作为后盾,才可能最大程度为同学们传道、授业、解惑。下面请大家一睹几位教授与实践导师们的风采。

    邹雄: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英国纽卡斯尔大学访问学者,律师,“福建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兼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法分会副会长,福建省人民政府立法咨询专家,福州仲裁委员会委员、仲裁员等职。主持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和省部级社科项目12项;在《中国法学》《现代法学》权威学术期刊等发表论文80余篇;获福建省人民政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项、福州市人民政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项、福建省优秀法学研究成果奖1项;被授予“福建省优秀青年社会科学专家”“福建省法学英才”“全国优秀环境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林燕梅:法学教授,法学博士。复旦大学法学院法学理论的法学硕士、法学学士和纽约大学法学院国际法研究的法学硕士(LL.M),获纽约州执业律师的资格,兼任佛蒙特法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环境法、环境公益法、国际环境法律和政策、全球环境治理和可持续性、遗传资源及其相关传统,知识的获取与惠益分享。参与多项国际国内的研究和实践项目,包括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委托的亚太地区促进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立法研究、环境司法专门化研究与政策建议、环境污染侵权责任法律适用研究等课题。

    林英:省绿家园环境友好中心主任,国家环保部授予中国十大绿色卫士称号,福建省环保厅第三届特约环保监督员,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绿色法治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民间河长发起人之一。福建省环境科学学会理事,福建省生态学会理事,福建省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理事,福建省花卉协会常务理事,福州市环境科学学会常务理事;曾获SEE•TNC生态奖、地球奖、水环保人物奖、野生动物保护先进工作者等。

    邓佳瑜:福建省绿家园环境友好中心环境法律与事务部总监,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环境法律诊所顾问,美国佛蒙特法学院生态践行者。从事环境法律帮助,环境法律与政策倡导,环境公益诉讼,环境调研。

    鲁贝贝:浙江大学农业资源利用硕士,福建省绿家园环境友好中心水生态部项目负责人,环保公益行业从事水生态保护近4年,曾负责“水域观察计划:大型底栖动物在水生态环境评价中的应用”、“福建省面源污染情况调查”、“永春县桃城镇南星溪水生态健康变化评估”、“小水电退出前后水生态环境变化评估”等项目的开展。

    看到这里你GET到了吗?阳光护源水生态服务平台是在中共中央全面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推动“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的发展和环境共治的背景下成立的,是法学专业的同学利用本专业知识为社会组织提供的水生态法律服务,联合跨专业新文科背景开展中小学水生态环境素质教育,并培育大学生生态践行者成为水生态守护者的核心力量。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在后疫情时代,我们应当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生态文明意识的形成和制度体系的完善,引导社会各界深入理解并支持践行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如果你也想成为生态文明的环境守护者与践行者,请加入我们吧!阳光学院法学专业期待你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