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系2013级法学2班学生党支部 邱加华
2017年3月28日下午4点,看到拟录取名单的时候,我没有像电视剧里的情节那样,热泪盈眶。相反,只是感觉内心一阵空虚...
遇见阳光
我还记得2013年9月初到阳光的那一天,一如学校的名字那样,这里阳光明媚。大学的一切就好像安排好一样,驾轻就熟。自恃拥有着江苏文科的功底,上课也是爱听不听,与新同学插科打诨,谈天论地,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之中,大学如此美好,完全忘记了法学生所需要忍受最厚的书,中国最难的考试(没有之一),当下最低的就业率,各种难以忍受的痛苦折磨。日子就这么浑浑噩噩地过去了。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的时候,一切都暴露出来,我觉得最有把握的《民法》也只考了68分,自我认知中与高中知识完美衔接的宪法也刚刚及格。悲剧来的就像龙卷风,猝不及防。
大一下学期,凭借英语上的优势及工作表现,有幸得到班级同学的认可,经过团组织推优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参加了党课的学习。经过党课的洗礼,没心没肺的我突然思考起了人生,当初不顾周围所有人一致反对,不远千里来到阳光学习法律,为了什么?为的是一口气?为了狠狠打他们脸?还是为了心中那一个值得期待的未来?
奋斗阳光
突然自我意识的觉醒,让我认识到自己现在一无所有,但是大学才开始,未来的事谁有能讲得清楚。从此每次上课,特别是专业课都尽自己全力去听,努力跟上老师们的节奏,最基础的最有生命力,最基础的最有迁移力。哪怕是我最讨厌的专业课我都强迫自己去听,竟然发现自己也产生兴趣,也会去跟着老师们的思维去独立思考。平时晚上包括周末有空的话会去自习,一方面巩固自己课上所学,另一方面法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自然离不开社会实践,多读点课外书能够促进知识的进一步认知。就这样,长次以往,枯燥无味的法律书读起来也是美滋滋。相比江苏高考(不是黑),天道酬勤在法学的学习上能到充分的体现。大一下的考试成绩取得了巨大进步,上升到第四。
大二的时候,我称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预备党员要求在一年的考察期内不能有学业成绩上的退步。本来按部就班学习的我也加紧了有所松懈的神经,努力准备六级考试。期间,听说了司法考试,对于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考试,既害怕,又憧憬。
大三了,司法考试的准备也如约而至,每个人都沉浸在紧张的准备中,我也不例外。每天清晨大家默契地早起,默契地去文科楼,默契地到点吃饭,朝六晚十的生活成为了那一年的时刻表,雅雀无声的教室渲染了那一年的紧张的氛围,每个“丑小鸭”都盼望着成为“白天鹅”。我身为一名已经转正的共产党员,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先锋带头模范作用,不能有丝毫懈怠,让党员形象在同学心中产生不好的影响。在有关“两学一做”的支部会议上,支部书记指出我们要学党规,学党章,上好党课,学习习近平书记讲话精神,努力做一名合格的优秀党员,这些都深深牢记在心里。
功夫不负有心人,几个月的努力还是得到了回报,顺利通过国家司法考试。接下来又准备研究生考试。有了司法考试的底子,专业课没有多大问题,最终也是有惊无险地通过了研究生初试。昨天顺利通过复试,成为上海大学经济法专业一名准研究生。
回首阳光
一路走来,其实一切都好像一场梦一样,虚幻地让人不敢相信。从高考失利到逆流而上,从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到一名共产党员。很多人只看到外表的光鲜,以为那些都不需要什么努力自然而然可以获得的,他们都忽视了背后的努力。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不但要以党规党章的高标准来要求自己,同时也要有不畏艰险的勇气。我们都生活在阴沟里,但还是有人会去仰望星空。不想让别人看不起就得让别人打心底佩服你,不论在生活还是学习中,都不能因为别人的一句话而否定了自己或丧失信心,尽管他们嘲笑你瞧不起你,但是都没有关系,你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比他们更优秀。
美国大法官霍姆斯曾经这样评价法律:“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而不在于逻辑。”经过自己的拼搏和生活的反复锤炼,请放心,今天的努力会在多年后远超你想象的价值返还给你;请放心,未来的你会因为自己那年的努力而感激和庆幸。一个值得期待的未来,你值得拥有!
附翟文喆老师鸡汤:
法学是典型的先苦后甜、胜者通吃的长线专业。你们必须经受各种痛苦的经历,无法承受的人趁早出局。入学第一天你们就应该知道,这个专业要背最厚的书,参加最难的考试,忍受最低的一次就业率,更重要的是,必须在精神上脱胎换骨。法学是成年人的工作,如果不快点毁掉你们的童年,你们怎么真正成熟!法学是统治者的事业,如果不毁掉你们的平民心态,怎么能进入领导者的行列! 法学是研究人性恶的科学,如果不深刻的直面邪恶,你们又怎么能彻底的明白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