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系法学专业15级2班邱钰泽
四个多月的交流学习时间,说快也快,说慢也慢,但也足以留下许多的感悟与回忆。
台湾是个让我感觉很独特的地方。有的时候走在路上,听着熙攘的人声,发觉四处都是繁体字,方忆其这里是台湾,而有时候,又会感叹,这里是台湾。学习、生活、交际、环境,台湾与大陆有着诸多的相似点,亦有许多的差异,我这里仅以一名学生的身份来说说我的感受。
说来有些羞愧,在赴台前,基于对台湾现状的认知,我曾一度担心赴台后的人身安全问题。然而当我实际在台湾生活的一段时间后,感受到的是和睦与友善。在台湾,一样有着来者即客的思想,与同样的节令活动,如同大陆的一些地区,令人倍感亲切。台湾不似大陆港澳,台湾岛的面积不算大,但是直到现在台湾都仍有许多空地,对应的这里的社会气息也明显有一种更为闲轶的感觉,他们的就业压力要比大陆学子要轻,他们不被太多东西束缚,因而他们也更有创造力与自由心;但是同时也使得他们的冲劲略为不足,算是有利必有弊吧。
谈回我自身,在台期间我主修的是创新创意课程,课程下分有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创新创意实作等诸多课程,除去实作课程,基本所有的课程都是采取的案例引入分析,然后通过各课程的特性教授各种例如SWOT的方法进行分析,然后教授相关的创业技巧,说实话,在刚刚开始创意课程的时候,课程的专业名词多,着实让我们这些大陆学子吃不消,但是后来,老师注意到了这些问题,及时调整了课程方案。后来的课程就上的轻松多了,真是十分感谢老师们的细心与用心良苦。说到课程,创新实作课程可以说是我最为印象深刻的课程了,这门课自我们赴台次周起,每周五下午进行,每次都采用不同的手工创意设计模式,增加了我们动手能力锻炼的机会,动手创造是最能让人印象深刻,因此能动手才是真正的重点,在多次的动手过程中,逐渐掌握一些创新设计的思维,而且,还能为我们创造真正的物质回忆,可谓一举多得。此外,这边课堂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组队交流与实作,在我所上的数门课程中,除去一门民法外都有组队模式,同时课程富有国际化教育特征,课堂自由度高,高自由带来课堂的活跃和积极,但是同时也使得一些同学过于自由,有利有弊,但我是偏喜于这种高自由的课堂的。
然后来谈谈与法学相关的内容,在台湾我选的法律课程是民法,不同于大陆的法律课程,这里的民法课,完全采用了案例分析的方式,厚厚的一本民法课程书,书中没有很多的法条和法律思维和立法概要质量的东西,取而代之的则是一堆的案例,所有的法律讲解都绕着案例来说,而且更重要的是,书和案例,都是任课老师编纂的,所有老师上课非常熟练。
在台湾学习的这数月时光,虽不足以使得我完全掌握创业技巧与台湾法律,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在这里的生活使我了解到了台湾,使我拥有了一定的创意发想思维,在今天,我仍可以说,我不悔此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