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法律的种子播撒到噶尔
——福州大学阳光学院教师吴剑萍赴西藏开展志愿法律服务
“吴剑萍律师,您作为中华全国律师协会选派的志愿律师,于2014年至2015年度赴西藏自治区无律师县开展志愿法律服务。”2013年12月,福州大学阳光学院收到了全国律师协会寄来的一份证书。
这是吴剑萍老师自愿报名的一个援藏项目,眼下她正在收拾行囊,锻炼身体,为即将赴藏开展志愿服务做准备。“去天高地远的地方帮助别人,是一件幸福的事。”吴剑萍认为,作为一名律师,这是从事法律工作的终极意义;作为一名教师,这是法律讲台的拓展和延伸。
据了解,西藏阿里地区噶尔县,海拔4350多米,终年四季要么是皑皑白雪,要么是茫茫戈壁,从拉萨进发有1000多公里距离,开车一个礼拜才能到达,乘坐飞机航程一个多小时,且一天只有一个航班。
为何要去艰苦的地方志愿服务一年?有人问。
“西藏是一个可以改变价值观的地方,那是我非常向往的地方。”吴剑萍说,12年前,吴剑萍到过西藏拉萨,她发现那几乎是她一生中到过的最艰苦的地方。此次赴藏,吴剑萍将帮助当地建立法律援藏中心,对当地的干部进行法律培训,为当地居民提供法律援助服务。
为了这次为期一年的赴藏志愿服务,吴剑萍甚至做好了辞职的打算,“人总要有所舍弃,要做一件事情就得有所牺牲。”
让她意想不到的是,福州大学阳光学院领导在得知情况后,不但极力挽留她,而且让她留职带薪赴藏。
作为一个在律师行业从业十年后再走上讲台的双师型教师,吴剑萍在课堂上的授课方式很独特。她坦承,自己非常享受在讲台上的感觉,但也时时有一种如履薄冰之感,“教育是一件神圣而伟大的事情,你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改变学生的一生。”
在吴剑萍看来,从事律师工作需要的是阅人无数的宝贵经验,很多时候靠的是直觉,不一定是靠逻辑。所以,她在课堂上跟学生分享大量的实战经验,并且鼓励学生多看书,多积累。“只有这样你才能更快速地提高你的洞察力,而洞察力是律师最基本和重要的素质之一。”吴剑萍说。
有时,学生看到真实的判决书都看懵了:“老师,这怎么比我们教材上的案例复杂那么多啊?”吴剑萍回答说,教材上的判决书只是示范,而真实的案例往往复杂得多,一份判决书甚至涉及整本教材的内容。
“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让他们一走上岗位就能工作,这是我在教学中非常重视的内容。”吴剑萍说,她热切期待着赴藏志愿服务结束后能够给学生们带来更多宝贵的实战经验和案例。 (记者 龙超凡 通讯员 郑丽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