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8日,“法律系”更名为“法学院”,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进程中,学校高度重视法学教育的发展,高度关注高素质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培养,在三年攻坚战的关键时期成立法学院,必将大力促进我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工作上台阶、上层次,也对我校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高水平、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法学院2019-2020学年考核优秀,并被学校授予学风先进单位和校友工作先进单位。

2019年底,单世中向学校捐赠了120万元设立奖学金,用于奖励成功考研及学习成绩优秀的在校生(每年3万元用于奖励法学专业考研和法律职业考试通过的学生)。

2020级高考福建省内第一志愿报名率高达280%,已连续多年第一志愿录取率100%,省内录取分数线跃居全校第一,新生报到率亦保持全校第一,申请转专业到法学的学生暴增而无一学生申请转出。
实践教学再创新,在做实原有的案例分析、诊所式法律教育、模拟法庭训练、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的基础上,法学专业创造性开设了跟随律师办案、“律指针”创业公司运营、环境公益法律诊所等新型实践教学,2019级实践课占比从2018级的34.1%提升到38.7%,为分类培养学生创造了条件。2020年,建立六大名师工作室,包括教学、社会实践、学科竞赛等方面,以工作室的形式,推动传统课程向项目实践类教学转型,实现高级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培养。


2020年,校友单世中、王雨、马杰、郑旭与企业家甘振库投资创立“律指针”法务公司暨阳光法律服务中心,落成于阳光学院图书馆二楼,开创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新模式。



法学院确定五门课程为“金课”培育课程,其中《诊所式法律教育》课程已被评为“省级一流课程”,《诉讼庭审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正式上线实施。
成功举办环境公益法律实践与服务研讨会、第六届环境生态共治研讨会(全国学术会议),在线为4.01万人宣传阳光学院及法学院办学特色,受到人民网、中国环境报、新浪网、中国新闻网、搜狐、台湾网、海峡网、福州晚报等10余家主流媒体广泛关注和报道。


法学院阳光护源项目在2020年第十一届“挑战杯”福建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竞赛荣获铜奖,2019级学生陈体萍参加校级项目禾风心裁-用文化为乡村产业赋值获得第十一届“挑战杯”福建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九州拾古、法诊进乡村在福建省电子商务“三创赛”中荣获三等奖,这是近年来法学院在学科竞赛上取得的最好成绩与重大突破。


连续两年在福建省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中取得佳绩(2019年11月获二等奖,大赛成绩列福建省民办高校首位)。


法学院在校生参加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主观题通过率达60.42%,客观题通过率达51%,客观题+主观题一次性综合通过率高达41%。
法学院荣获考研先进单位,学生考研报考率达37.2%,连续两年升学率居全校第一;与美国佛蒙特法学院签订海外留学项目,精准对接海外留学、访学项目;截止目前,学生考取中国人民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厦门大学、福州大学、英国卡迪夫大学等国内外高校研究生人数达60余人。

法学院教师组成法制宣讲团为全校1万多名在校大学生开展专题法制讲座58场,有效遏制了校园诈骗案件的发生,切实发挥了专业教师思政育人作用。


2020年,科研教研取得长足进步。教师共发表论文5篇,获批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项,省教育厅中青年课题立项1项,横向课题立项7项(到账经费48.96万元,人均3.77万,创历史新高);获批省级金课1门,福建省高校在线教育联盟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批跨校共享课程3门。
2021年,我们将以“变道超车,创建一流”为目标,以学生为中心,切实提升学生培养质量,坚持“素质教育、专业教育、职业教育”三位一体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理念,严格要求、热情帮助每个学生,坚持“有章法、明节奏、满正气、争上游”的教师团队文化,兴全院之师,举全院之力,全面提升教学管理服务团队整体水平,促进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上新台阶新水平。